時間:2023/3/31 8:48:32 來源:本站編輯 瀏覽:1316次
為官清正謝賜履
謝賜履(1066-1727),字建候,一字勿亭, 廣西全州縣龍水鎮(zhèn)橋渡村人,出身書香世家。父親謝明英,字子干,一字拙庵; 謝賜履是他的第三子。
清康熙十三年(1674),吳三桂作亂,平南王尚可喜、靖南王耿精忠互為響應(yīng), 為避兵亂,謝明英帶著全家躲避在全州縣里越城嶺下,躲在謝氏祖上留下的山莊——梅莊。當時,有人帶著偽令狀來請謝明英出山為吳三桂做事,他婉言謝絕。
康熙二十一年(1682),長達八年的吳三桂之亂得以平定,廣西補行前一年辛西鄉(xiāng)試。梅莊有老梅一株,竟然枝繁葉茂,頂梢上開了花苞兩朵。后來鄉(xiāng)試大榜發(fā)下,謝明英與謝賜履父子倆同時中舉。謝明英中解元(許多年后,謝明英的兩個孫子謝濟世、謝庭琛先后為解元),謝賜履為同榜第十六名舉人。
謝明英中舉后,先任永康縣(今屬扶緩)學正,后任思恩府(府治在今武鳴縣府城鎮(zhèn))教授。這都是學官,負責管理童生和生員的學業(yè)、品行及考試等事項。
謝賜履初任廣東感恩縣(今海南省崖縣)令,繼任四川省黔江縣令,均能勤政愛民,頗有政績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),任永平府知府(治所今河北省盧龍縣)。
康熙五十八年(1719),曾被康熙皇帝譽為“天下第一清官”的張伯行向朝廷舉謝賜履,說他為官清正,可以重用。同時,多位官員都聯(lián)名保舉他,后來,被任命為天津兵備副使。
康熙六十年(1721),又升為湖北按察使,后再擢升為山東巡撫。雍正元年(1723),授謝賜履右僉都御史。
雍正四年(1726),謝賜履因為年老多病,請求辭官回家。世宗為褒獎他的節(jié)操,御筆題贈一個“福”字的匾額,寄托了皇帝對忠臣的厚愛與祝福。
破除迷信護民安
謝賜履初任廣東感恩縣(今海南省崖縣)令。海南地僻荒遠,當時尚欠開發(fā),于是便有人利用封建迷信,愚弄民眾斂財。謝賜履有《殛蛇》詩一首,詩日:
“行裝出儋耳,再宿憩僧房。閉門無酬酢,行飯步于廊。珠龕千佛座,妖蛇穴中央。時時露尾脊,引首或低昂。老僧為予說,不足為客殃。神佛此憑藉,藪之或不藏。予隨聲唯唯,端坐即其旁。昆蟲育毒螫,獸譬則豺狼。殲之今已后,胡所事商量。呼僮同其出,如有神默相。一擊折巨顙,再擊潰腹腸。膏血飽螻蟻,委棄鄰園場。僧即顛仆至,大恚失提妨。予謂偶不諳,未暇計災(zāi)祥。物斃幸神在,于事固無傷。老僧無一語,再拜惟焚香?!?/span>
廟里把一條大蛇奉若神靈,謝賜履卻趁老僧不備,一刀把大蛇斬了,事后卻“安慰”老僧說“物斃幸神在,于事固無傷”,弄得老僧無可奈何,只有“再拜惟焚香”??梢娭x賜履辦事干脆利落。
感恩臨海,常有海盜為患。一次,有賊船七艘,將薄岸登城,而城墻多殘缺不全,謝賜履乃令男丁執(zhí)兵器弓箭,婦女懷瓦石,積極備戰(zhàn)。白天督壯丁持畚箕挑石,修補城墻,夜晚則令男女在城頭警戒,三天三夜后,城墻完工,賊見城內(nèi)有準備,不敢再登城,只好退去,一城民命得以保全。
為民請賑濟災(zāi)荒
謝賜履任感恩令僅兩月,便丁憂離任,期滿后補四川省黔江(今四川省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)令。
在黔江任上,他把救民于貧困作為自己為官的首要任務(wù),并常以未做好此事而自責:“所慚疏補救”;“弭災(zāi)無善策,端愧束長生”;自嘆:“鬢毛仍短盡,強半為民艱”。
在酉陽、平茶二土司土民因爭土地而發(fā)生糾紛時,他 “輕裝減從騎,跋涉我何辭”,一路上深山峻嶺,他們一行“溪邊循虎跡,天上走羊腸”,途中“僮仆正苦饑,一餐慮無有”,“人吏苦饑劬”,只好摘山果“隨手雜餐嚼”。這時他想的不是自己的艱辛,而是擔心因此糾紛而“羅織溪峒無人煙”,期望“臺司寬大恩,執(zhí)法平情理”。呼吁“長官長官幸留意”??滴跷迨哪?(公元1715年)秋,升為永平(清屬直隸,治所在今河北省盧龍縣)知府。
康熙五十四年(1715),謝賜履升任永平知府,管轄灤縣、昌黎,遷安、樂亭四縣。當年夏季,永平四縣內(nèi)連下暴雨,最終釀成水災(zāi),莊稼全部被淹毀掉。到了秋季,百姓不僅收獲不了糧食,更是因為水災(zāi)挨凍受餓。
謝賜履下去查看,見到災(zāi)民,要么是用袖子蒙住臉羞于見人,要么是低著頭不敢抬頭,要么是鞋后面破了腳后跟露出來,要么是衣袖破損而肘彎見于外,要么是患了疾病難受得呻吟,要么是滿臉塵土和污垢,臉如菜色,身體如柴。
謝賜履看到這些,心酸不已,心急如焚,立即下令所屬的四個縣登記造冊,打開糧倉賑濟災(zāi)民。各個縣城的縣令因為未得到上級的批準,怕丟掉烏紗帽而不敢開糧倉賑濟災(zāi)民,紛紛建議等待上級批復后再發(fā)賑濟糧。
謝賜履氣憤地說:“未經(jīng)上級批準的責任由我負責,但延誤救災(zāi),餓死人的罪責你們能擔得起嗎?現(xiàn)在立刻就發(fā)賑濟糧!”
各縣在謝賜履的催促下開始發(fā)放糧食。謝賜履親自去災(zāi)區(qū)視察,并動員富戶借糧賑災(zāi),幾天內(nèi)就得到賑濟糧萬余擔。他擔心糧食不夠分發(fā),自己又去找上司,據(jù)實稟告,請求救濟。而上司以當初未報告為由,先是拖延不辦,后經(jīng)謝賜履慷慨陳詞,才同意發(fā)放糧食10萬擔,卻又有意為難他。
幾經(jīng)周折后,賑濟糧終于運至災(zāi)區(qū)。謝賜履又怕貪官污吏中飽私囊、怕出現(xiàn)冒領(lǐng)和遺漏的情況,又再次親自走遍災(zāi)區(qū),逐村登記名字,對兒童、成人、殘疾、老人分別施救,并親自查核、訪問。他同時又選精明能干的部下分路發(fā)放。
通過謝賜履的努力,四縣災(zāi)民終于渡過了荒年。百姓感恩,爭先的為他建筑生祠,以此感謝謝賜履。謝賜履敢于為民請命,勤于職守。他勤政愛民,政績卓著的事跡為當?shù)厝嗣駛髡b。
皇帝賜匾褒忠臣
謝賜履為人謹慎、清廉。他任戶曹官職前后4年的時間,住在破舊的房子里,在冬天僅羊裘衣服一件, 甚至沒有更換的衣服。后來當了山東巡撫,已是個二品的官職,才換上了狐裘衣服。
雍正二年(1724)閏四月,雍正皇帝升謝賜履為左副都御史,管鹽政。鹽政是國家的經(jīng)濟命脈,管鹽政的官員有油水可撈,行賄受賄極為普遍。官場相互傾軋,相互詆毀的事情很多。就在謝賜履深得皇帝信任的時候,有人告發(fā)他接受商人賄賂,營私舞弊。
朝廷聽到了這個消息后,立即派專門的人員,核查鹽政的往來賬目。調(diào)查出來的結(jié)果是:其他的官員多多少少都有貪污的罪證,唯獨沒有調(diào)查出謝賜履貪污的罪證。為了將此事調(diào)查清楚,又對告發(fā)他的人和“賄賂他的商人”進行了嚴格的調(diào)查,這才發(fā)現(xiàn)原來謝賜履為政一直很廉潔,他的廉潔阻礙了其他官員貪污,這樣得罪了一些貪官,所以貪官們?yōu)榱藢⒅x賜履趕走,故意指使商人進行陷害。
問題終于查清,謝賜履清正廉潔的名氣更大。
謝賜履高風亮節(jié)譽滿京華。雍正皇帝為褒揚他的品德和操守,親筆題寫“?!弊重翌~一塊,長6尺,寬4尺,另有“雍正二年賜兩淮鹽漕都察院右僉都察御史臣謝賜履”的親筆題字。雍正四年(1726)春,謝賜履因為年事已高和身患疾病的原因,請求回家養(yǎng)老。雍正皇帝親自慰勞他,并令服侍自己的宦官將他送出京城,對他的操行給予了極大的褒揚和肯定。
(謝賜履像)